从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原理上来看,所谓控制就是指行为主体为保证在变化的条件下实现其目标,按照事先拟定的计划和标准,通过采用各种方法,对被控对象在实施中发生的各种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对比、检查、监督、引导和纠正的过程。
接下来沈阳市政工程的小编告诉你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主要方法。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主要方法
一、事前控制中的投资决策阶段
投资决策取决于国家、行业的趋势与建设单位的战略发展方向,相关职能部门所能起的作用相对有限,但全过程造价控制单位可以配合建设单位尽可能准确地计算出包含土地成本、前期费用、工程造价、资金成本及管理费用等可能发生的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费用,做好项目经济评价工作。
二、事前控制中的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重中之重,人们常说,设计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一旦图纸定型,后续管理是无法控制大方向造价的。
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仅对工程完工后的结算投入很大的精力,而对决策和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不是很重视,这样做除了对防止承包商的高估冒算有作用外,未能做到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
通常设计费只占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而这1%以下的费用所承担的工作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却占到75%以上,可见设计在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施工图纸一旦完成,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只剩15%左右。
1、对设计单位进行招投标
(1)通过设计招标有利于竞争和设计方案的选择。通过招标选择设计方案的范围扩大,从而保证设计的先进性、合理性、准确性。
设计招标还有利于控制项目建设投资,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费,通过设计招标评定出技术先进,功能全面,结构合理,安全适用,满足建筑节能及环境要求,经济实用,造型美观的设计方案。
(2)通过招标运用综合评价法优选设计方案确定设计单位。按照其在建设项目中的重要程度,分配指标权重,并根据相应的评价标准,邀请有关专家对各设计方案评定指标的满足程度打分,最后计算各设计方案的综合得分,选择得分最高的设计方案为最优方案。
2、推进限额设计
目前我国工程设计的实际情况是:设计单位及个人对工程质量负有明确而重大的责任。
而设计保守(在功能不影响的前提下),既可减少工作量,又避免被追究责任,这就容易出现因设计保守而造成的投资浪费等情况。
所以可以通过限额设计,与设计单位签订限额设计责任书,将工程的造价与设计费用的经济性挂钩,在设计合同中明确奖罚措施。
相关文章
- 沈阳市政工程公司浅析:岩土工程监理要点2019年04月23日
- 沈阳市政工程承包公司带大家了解土石方工程开挖边坡放样方法2019年04月15日
- 关于工程鉴定与工程检测2019年07月04日
- 桩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如何解决?2019年07月03日
- 质量检测的内幕2019年07月04日